文/淯溪管理所 范苗苗 八月的骄阳炙烤着收费站的岗亭,也拉长了司乘人员的出行路。当方向盘在高温中变得滚烫,当赶路的焦灼在车厢里蔓延,收费站的三尺窗口,便成了传递清凉与温暖的“文明驿站”。这个八月,我们以微笑为笔,以服务为墨,在车流往来间书写着属于高速人的文明答卷。 
微笑,是化解燥热的“降温剂” “师傅您好!请稍等。”窗口收费员额角的汗珠顺着脸庞边缘滑落,声音却带着笑意的清亮。正午时分,地表温度突破40℃,岗亭内的空调嗡嗡作响,仍挡不住热浪侵袭。但每当车辆驶近,收费员总会下意识挺直腰板,抬手、微笑、点头一套动作行云流水。我们知道,高温下的耐心容易“蒸发”,但一个真诚的微笑、一句贴心的提醒,就能像一阵清风吹散司乘的烦躁。 服务,是连接心与心的“连接线” “我这导航突然没信号了,去河溶镇应该往哪边走啊?”一位司乘摇下车窗,语气带着焦急。收费员立刻拿出常备的地图,指着路线耐心讲解:“您从这个出口下去,向右转,跟着路牌走就到了。”司乘连声道谢:“太谢谢你了,不然我真要绕远路了!”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,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,就像窗口外的绿植,默默为文明添一抹亮色。 坚守,是擦亮窗口的“反光镜” “越是忙的时候,越要守住文明这根弦。”这是站所负责人常说的一句话。无论是面对偶尔因堵车产生的抱怨,还是对收费政策的不解,我们始终坚持:先倾听、再解释、后解决。用微笑化解误解,用专业消除疑虑,让每一次通行都成为一次文明的互动。 八月的窗口,映着烈日,也映着人心。我们深知,这三尺岗亭虽小,却是展示文明的重要舞台。这个夏天,我们用微笑传递善意,用服务温暖旅途,让每一次抬手示意、每一句温馨提示,都成为文明路上的一道微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