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荆门南管理所 吴昊 火热的7月,荆门南管理所内掀起了一阵别开生面的学习新风尚,“温馨小课堂”活动蓬勃开展。一改传统照本宣科的培训模式,管理所聚焦业务难点、操作堵点、考核重点,以人人当讲师、一课解一题的形式,充分提升培训质效,持续不断为职工“充电赋能”。 
职工变讲师 激活内生力 “温馨小课堂”彻底打破固定人员授课的常规。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班长,还是思维活跃的00后,人人都可以上台授课。“讲师”结合实际工作经历,用通俗的“大白话”讲解政策依据、传授处置技巧。这种源自实践的分享,瞬间点燃课堂,充分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。从“我会做”到“我会教”,不仅是简单的角色转换,也是对职工综合素质的培养,更深度激活了团队互学共进的内生动力。 
一课解一题 精准补短板 管理所定期分析各项业务指标数据,梳理薄弱环节,动态规划课程主题,精准锚定“小而实”,每期培训围绕一个课题开展。课上,通过情景模拟、交流讨论将具体问题彻底讲透、清晰解答、形成共识。课后,要求职工撰写学习日志,复盘总结知识点,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。通过“瞄准一个点、解决一难题”的微教学模式,让业务培训效率倍增,确保了每位职工都能“听的懂、学的会、用的上”。 
处处是课堂 锤炼真本领 如何打破集中培训的时间、场所限制?管理所开拓思路,延伸“温馨小课堂”活动,实现全员全覆盖。一是打造知识阵地,将“温馨小课堂”内业资料分类整理成册,收费班组在班前讲评、班组会议、夜班流量低峰期等时段进行自学,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,实现业务知识高效积累。二是落实班长传帮带机制,将课堂搬进岗亭,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言传身教,加速从“知道”到“做到”的转化,在实践中锤炼业务真本领。
|